宁波市“甬数未来”系列论坛之二石墨烯产业发展沙龙顺利举行
为谋划创建石墨烯未来产业先导区,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生态圈,推动宁波市石墨烯创业创新发展,5月31日,市数字经济局主办,镇海区经信局协办,浙江中发飞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承办的宁波市“甬数未来”系列论坛之石墨烯产业发展沙龙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现场
本次沙龙邀请了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义春、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中车研究院副院长杨修伟等石墨烯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探讨石墨烯产业发展。市区两级相关部门领导,部分科研院所及高校、相关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等共计70余人参加活动。
镇海区经信局总经济师、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卢忠作开场致辞,他指出为响应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宁波市委、市政府已吹响了加快建设“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冲锋号,新材料产业是全市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宁波不仅拥有新材料顶尖研究机构,而且还建成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石墨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基础夯实。未来,宁波将进一步吸收先进经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多措并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石墨烯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做大做强石墨烯产业集群,打造全球石墨烯产业创新高地。
镇海区经信局总经济师、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 卢忠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胡振鹏作《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十四五石墨烯产业发展机遇》报告,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作《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简介》报告,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张羽博士作《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政策解读》报告。对石墨烯产业发展大背景、大环境、大趋势作了全方位的解读和探讨。据初步统计,目前宁波已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防腐材料、改性塑料/橡胶和柔性电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产业化背景的石墨烯应用技术成果,申请发明专利数百项,为发展石墨烯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材料虽好,却仍存在研发成本高、难以大量产业化等问题,要从“材料之王”变为“工业主角”,石墨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胡振鹏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宁波研究所 刘兆平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员 张羽博士
在沙龙交流环节,结合宁波产业基础,围绕宁波石墨烯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路径、石墨烯在家电电器领域、纺织服装领域、新能源及材料领域的应用与推广、金融资本如何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等议题,与会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为我市谋划创建石墨烯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新材料科创高地、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本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把脉开方。
石墨烯产业化,宁波如何扛起国家使命?
“目前,国内不少的石墨烯企业更关注具体应用,关注能挣快钱的产品。但这些未必是未来石墨烯发展的重点方向。”5月31日,在宁波市“甬数未来”系列论坛之石墨烯产业发展沙龙上,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战略联盟秘书长胡振鹏直言不讳,抛出了国内石墨烯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誉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迄今为止自然界厚度最薄、硬度最高、导热导电性能最好的新材料。目前,石墨烯已在智能穿戴、新能源电池、电子元器件等多个领域推广试用。
材料虽好,但石墨烯仍存在研发成本高、难以大量产业化等问题。要从“材料之王”变为“工业主角”,石墨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位于镇海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
去年,面对全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短板,率先在国内布局石墨烯产业的宁波,成功挑起攻克产业共性问题、突破新产品核心技术制备技术瓶颈、加快石墨烯产业化的重任。
随着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获工信部批复,同意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宁波正试图扛起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旗,让越来越多的石墨烯产品快速走进人们的生活。
“如何解决产业化的难题,便是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需要挑起的重任之一。”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兆平告诉记者,随着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的落地,该中心正不断整合资源,加快与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型技术及装备创造中心的对接,全力推动石墨烯向智能家电、汽车轻量化等领域拓展。
位于镇海的全球首条大宽幅石墨烯薄膜卷材生产线
“这个是防护镜,镜面上就是我们的石墨烯薄膜材料,通过加热,可以有效减少雾气的产生。”刘兆平介绍,不单单是防护镜,现在宁波孵化的柔碳科技可定制多种石墨烯加热膜。目前,该产品已在大健康、“煤改电”采暖设备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不光是柔碳科技,宁波烯铝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攻克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石墨烯基空气阴极关键技术,其开发的石墨烯铝燃料电池技术,让铝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提升了25%以上。
“目前,我们已开发出多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功率梯度的铝燃料电源,并已进行规模化生产及销售。”烯铝新能源生产部经理李祥飞告诉记者,以近期出口日本的1000瓦应急备用电源为例,该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应急备用及灾害救援等领域,总订单量已超百台。
据初步统计,目前宁波已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防腐材料、改性塑料/橡胶和柔性电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产业化背景的石墨烯应用技术成果,申请发明专利数百项,为发展石墨烯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放眼全国,目前真正体现石墨烯特性的应用仍然较少。”胡振鹏说,不仅如此,国内石墨烯企业仍以初创型的中小微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特别是下游龙头企业的参与,多种因素导致石墨烯产品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甬产的石墨烯RFID(射频识别系统)产品
而国外的发展路线完全不同,在美国,福特从2019年起便在其旗下野马、F-150、Mach-E等车型中使用含有石墨烯增强成分的复合材料。目前已生产超过500万辆石墨烯增强型汽车。
在韩国,三星集团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保证了其在石墨烯柔性显示、触摸屏以及芯片等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在日本,石墨烯的应用也以东芝集团、积水化学、三菱、松下和索尼等龙头企业为主,涉及领域包括碳纳米管、传感器、智能开关、透明导电膜、光电转换元件等。
“随着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的建立,宁波需要承担起更多的国家使命。”参会的业界专家表示,通过发挥石墨烯材料的独特性能,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应建立协同创新联合体,形成创新合力,加快与传统产业结合,推动一批“石墨烯+”应用的落地。
“针对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单个创新主体较弱、低端化同质化竞争相对严重、创新生态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也需要贡献更多力量。”该专家说,宁波不仅要牵头加强石墨烯材料的研发,还要突出石墨烯材料的独特性,而不是仅仅替代现有的成熟材料。
例如石墨烯在空气净化器领域的应用,就要从成本、安全性、效果等方面与活性炭相比较,要考虑如何将石墨烯独特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宁波也应抢抓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落地的机遇,加快出台石墨烯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与政策,撬动石墨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显然,宁波石墨烯的产业化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文字来源:宁波经信
视频来源:甬派
END
关于我们
宁波(国际)智能制造生态服务产业园
宁波软件园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核心区,现已成为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来,宁波软件园将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为宁波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中心的新名片。
宁波(国际)智能制造生态服务产业园落地于宁波软件园,启动初期选址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西区B1幢,园区办公面积1万平米。
园区整体引进中发生态系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致力于引进以软件、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为主导的科技型企业,赋能当地现有产业,加速产业改造升级。